縱鶴拳特色
縱鶴拳之最大特點是「縱」,難以確切之文字來表達。比喻鳥淋雨抖翅而顫動,狗落水上岸時,身上則發出一種彈抖之勁,把身上水片刻之間彈掉抖淨。這種動作人們稱它「狗縱身」。福建福州方言稱「縱勁」,它有彈、抖、震、撞之含義。縱鶴拳在鍛鍊中即要求兩臂彈抖之勁、震撞之功、以及兩腿屈伸之勁,應做到兩手如繩,兩腳如輪,進而縱猛,退而輕靈,身法上則要求龜背鶴身,蝦臂狗縱身。
在於技擊上之特點:見力生力,見力化力,見力剋力,見力棄力,注意更注氣,注氣求靈活之力,用於技擊上就是勁。手法講求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變化‧ 善用震、劈、接、抖、斷、挪、剋、衝、摔、顧、縮等手。步法注重進退、橫斜、竄疾轉動。講穩打穩進,穩打穩退,閃躲帶打功能。
縱鶴拳之套路:分三戰,四門,二步,四步,五步,搖櫓手,走馬三角,雙蝴蝶,抖肢三剋,蝴蝶穿花,八角穿心。其中最講究是三戰,拳諺:拳要好,三戰 討。它是縱鶴之本,在整個訓練過程中始終貫穿著吞、吐、浮、沉之氣功運動,它之呼吸方法,從胸式呼吸引向腹部,用逆式呼吸法,呼氣及吸氣均以丹田為中心 點,吸氣時自然收縮腹部,呼氣時自然脹大腹部。由於訓練時多以三戰,更突出吞、吐、浮、沉,4剛柔相濟之特點,從外形與內在之精、氣、神有它獨到之處。
縱鶴拳之氣
縱鶴拳用氣,氣沉丹田,注氣不注力(鬆節),注意更注氣(意識)。而「氣」是指人體內能夠運行變化之精微物質,有一定運行路線。佛家與道家則利用運行之氣予以鍛鍊,就是氣功或叫內功,縱鶴即要練這種氣,此鍊氣之法是受天竺寺禪宗長老所導引。
縱鶴拳所練內功乃丹田功,丹田即正中之小腹氣海穴,在臍下一寸五分之地方,練習時應氣沉丹田,有節奏而呼吸,呼吸時應做到綿、細、深、勻、細柔、不著 力、求自然、吸前呼後、意守丹田,而有節奏地進行逆式呼吸。由於不斷進行鍛鍊,日久會使你每當訓練開始不久感到腹內一股暖氣在流動,全身慢慢感到發熱,此 即是氣血在人體內舒暢循環流動於周身之氣。
在技擊中氣能助勁,在發勁時足心貼地,氣尚能助於穩定自己重心,增強兩足之間力量,使兩足落地生根,穩固下盤,加大爆發力量。故氣能集中於丹田,鳴氣 (吼聲)發出,由丹田貫串於足底以氣助勁,再發於身體任何要出擊之部位。老一輩武術家所說:「力墜湧泉,渾身是勁」之道理。
縱鶴拳還必須注意氣貫丹田,以意引氣,氣勁夾出,練時手、腰、腳、氣相連謂之一貫之勁。縱鶴所要求者是「縱勁」而非縱力,故動手即要有震撞抖勁,由足起而腰引,由腰部震動以帶動全身發出一種彈抖震撞之勁。正謂縱鶴拳所要求之最高境界。
縱鶴拳之勁
首先談勁與力之區別:在武術上「力」僅指對重物發生作用,舉或推等之一種「氣力」。在一般意義上所謂「勁」也就是氣力。而在武術上「勁」指經過人體肌肉筋絡組織迅速收縮而爆發伸張出來之一股「彈力」。
練習縱鶴拳之人,經過長期鍛鍊,即會變得很有勁,實際上是練肌肉筋絡鬆縮有力,富有彈性及韌性,反應極迅速,同時因長期鍛鍊,骨組織密度及韌帶增強。 「勁」發生之彈性是一種彈力,由於反應極其迅速,加上靈巧圓滑動作,師門在與對方交手之時,常能輕而易舉將對方拋出數尺之外。俗語:「四兩破千斤」之理。
縱鶴拳之技術要求,在與對方交手時,只要手觸到對方身體之任何部他,均能使對方感到觸電感「麻痺」,或被擊倒,或被拋出數尺之外,乃是縱鶴所要求的「一觸尤如飆風閃電」。
武術上之勁可以經過訓練而成,一般之力一過壯年,若不經常鍛鍊即會消退,而勁則不同,有勁之人可以轉弱為壯,在技擊上有勁者可制勝與有力之人,有力之 人可以舉起重物,卻無法制勝有勁之人。比喻:牛能拉動重車,如把車繩套在虎背,老虎卻拉不動,虎不如牛有力,但牛與虎相鬥,勝利者卻是老虎,牛不如虎有 勁。武術家說:需要虎之活勁,不要牛之死力。
縱鶴拳之功夫練深之人發出之勁又名震勁,而反應特別靈敏,在技擊上能夠隨心應手擊中對方身上為所欲為,且在對手進攻之同時恰到好處地加以應付而反擊,出手時似乎並不費勁,實際上發出一種絕大彈力將對方 擊倒拋出數尺之外。
縱鶴拳之勁主要分為剛、柔、虛、實、直、橫、斜七種。初學者用剛勁與直勁,進而辨別橫勁與斜勁,再深入則辨別虛勁與實勁及柔勁。如虎出林為直勁,餓鷹 攫食為橫勁,至於虛勁與實勁在對抗時「人實我虛,乘虛即實,人剛我柔,乘柔即剛,柔中有剛,是為真剛,剛中有柔,是為真柔」懂得用法即能達到剛柔相濟則離 縱鶴拳所要求之縱勁不遠矣。
縱勁在縱鶴拳所有技法之動作中都必須要求顫抖之勁來帶動它,使得每一種肢手發揮得完美無缺,所以縱勁在縱鶴拳要求中佔有最重要地位。
縱鶴拳在於鍛鍊縱身之動作,有人稱「催肢」就是「催勁」。積極發勁之方法,也是氣沉丹田,勁由腰起,下至足,使兩足落地生根,再從兩足由下往上發於全 身各部。這種勁較為明顯表現上身兩肩手臂顯著的顫抖之感。催抖之頻率快速,每次發出「顫催勁」時,兩手有顯著之彈勁不斷顫抖,待勁催達頂端之時,突然出擊,使之有「寸勁」。
縱鶴拳這種之發勁,需要長年累月從不間斷鍛鍊,並非在—、二年時間內可練成,只有經過平時刻苦訓練,使身體各部柔韌性,得到進一步提高,肌肉之彈性與 活動性不斷加強,神經肌肉活動反應迅速,同時收縮力加強,加上氣沉丹田,以氣催勁,以聲助力,這種發出來之勁,才是「催勁」。
縱鶴拳入門初學時最重要者,是學好馬步(基本步法之穩定)和摔手(水肢)。練摔手能鬆節其實得兩臂彈抖之勁,繼之練三戰四門,每日十套,配合摔練水肢 五百至千次天天持續不斷練下去,每日要求雙臂靈活,兩胯鬆開,到一年之後就能消除身上原有之僵勁,然後再放鬆腰部,用意識帶動全身各部,慢慢由淺入深練其 彈抖之勁,增強身體彈性,再進一步學得辨別剛柔勁之使用。如果掌握正確步驟,恆心習練自然能達到目的。